家用盆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家用盆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打造湾区城市竞争力生态文明建设很关键(新闻)

发布时间:2021-11-19 14:19:43 阅读: 来源:家用盆厂家

打造湾区城市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很关键

打造湾区城市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很关键 2020-05-19 09:29:11 原标题:打造湾区城市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很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和根本大计。进入新时代,城市的发展转型必须更加深刻地与生态文明相融合,在思维方式、发展理念、政策举措上全面发力,系统重塑湾区城市竞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城市营造为现代而诗意的栖居场所。

在生态文明时代,我们需要在更高维度反思和审视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生态文明绝不只是加大生态环保力度这么简单。在新时代,我们应如何深化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并以此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对此,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任俊华认为,要从三个现代化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并在伦理与价值构建层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建议佛山以更加主动进取的精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深度交流合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郑梓锐林润栋

1

从三个现代化 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价值

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思想现代化是其灵魂,管理现代化和技术现代化是其双轮和两翼,政经现代化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原料和根本保障。

《理论周刊》: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佛山迈入国内GDP万亿元城市行列后的第一年,在新起点上谋划未来高质量发展,应该如何进一步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任俊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保护精神融入到国家政策、战略规划中,成为指导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突出理念,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树立了一面绿色发展、科技领先、综合治理的鲜明旗帜。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折射出当下保护大自然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也体现了国家治理聆听群众心声,把握未来社会发展动脉的前瞻性。而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整合了现代化的综合治理理念、方法、技术、目标等多个治理维度,是对综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落实到具体治理方案迈出的极具战略意义的一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第一,思想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治理理念,其基于我们对自然与人类整体性关系深层次的思考和认知。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在地球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了周转不息的生态自循环系统,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总体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从动态统一的生态整体看,人类居于其中一种生命形态,与万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表现为人类生存的客观环境——我们呼吸空气、饮用水源、摄取食物等来维持生命正常运转,这些生存需求物资均源自生态系统的天然馈赠。

第二,管理和技术现代化。当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自觉意识,那么管理和技术的价值理念随之也发生转变。这种转变进一步延伸了管理和技术追求的价值终端——从市场需求的价值终端延展到了生态需求的价值终端。比如,人类创造了生产塑料袋的技术,并且因为塑料袋生产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等特点,受到了市场的青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进一步延展到了生态需求终端,当我们的技术能不断生产出低污染、低成本的塑料袋替代品时,我们在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会评估和考量流通产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努力把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通过技术为生态服务,达到人类社会、生物系统、非生物环境整体受益的综合效应,在不断满足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求中实现技术生态价值的新飞跃。

第三,政治经济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渗透到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战略中,为我国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十九大报告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高度。报告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政治经济现代化之路,将在探索绿色发展的大道上愈走愈远,愈走愈宽广。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致力于探索更高水平、更广领域、更优质量的社会建设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思想现代化是其灵魂,管理现代化和技术现代化是其双轮和两翼,政经现代化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原料和根本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完整地渗透在这个体系之中,离开这个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就失去了其展翅翱翔的现实机体。思想现代化的主体是每一个公民,管理技术现代化的主体是市场和企业,政经现代化的主体是国家治理主体,这些主体类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成为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实力量。

2

从优秀传统生态伦理中汲取发展的生态智慧

生态文明的背后也是文化的革命。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依靠政治、经济、管理和技术手段,更需要加强生态伦理层面的建设,才能成就久久之功。

《理论周刊》: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根本性与长远性的工作,在实践中需要久久为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也决定了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更强的战略定力,那么,如何从文化、伦理、规律等之类的更深层次的角度阐释它,以帮助深化认识、指导实践?

任俊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今天我们讲生态文明建设,其背后也是一场文化的革命。生态文明建设若要实现久久为功,需要把文化背景构建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创新性地构建中国特色生态伦理体系与价值体系。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现今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已成为显学,形成了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基础,以儒道佛生态伦理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古代生态伦理学。那么,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创新性转化并创造性发展,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古典智慧?

儒家认为万物莫贵于人,并以仁爱作为出发点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儒家认为天道与人道是相贯通的,人类社会的仁爱原则可以扩展到天地万物之中,人作为天地之心,要民胞物与,即肩负起对万物的责任,用仁爱之心使万物各得其所,使天下归仁。否则,若自然界受到损害,人也会有切肤之痛。儒家仁爱型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坚持人为贵的立场上,保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这对于转变近代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传统,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极大的价值。

道家认为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与万物一样都是由道创生、蓄道之德,与万物是平等的,没有优于万物的特殊价值,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因而人不能主宰万物,为自然立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能顺从事物本性,遵循自然法则,尊重他人和动植物的独特价值,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人为的干预和破坏,才能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和谐。道家四大皆贵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观,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对于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极具启发意义。

佛教认为众生皆由因缘和合而成,世间万物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同时,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人既要尊重有情的众生,还应尊重无情的草木内在价值。佛教生态观有助于扭转近代工业文明中人与自然两分的思维模式,抑制人类自我欲望的过度膨胀,培养善待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态文明。

无论是儒家的仁民爱物、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佛家的因缘和合,都在不同维度探索大自然的运行法则,寻找人与天地自然相处的态度和方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生态价值,尤其在儒家看来,德性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一脉相连。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其中饱含着仁爱万物、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的自然人文情怀,并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德性实践中树立起了高尚的君子人格,而支撑起这种情怀的,正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见和理性把握。

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为民众提供一套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概念架构和观念系统。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优秀的生态理念,为现代生态伦理体系构建提供精神养料。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的生态智慧,并将其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来,以之传承发展的文化力量,唤醒生态良知,增强生态责任感。一方面,可将传统生态观融入到政府决策中去,如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行为进行制约,各地政绩评价单方面追求经济数字的高增长转变为把当地环境指数和生态效益纳入考核体系的全面评价等。另一方面,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能更好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历史文化支持,做到古为今用,提高社会整体的生态意识,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3

从创新构建湾区治理整体中激发城市发展生态竞争力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湾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文湾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发展机遇所在。各城市要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为切入口,将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地理整体从自然生态建设的角度连接成治理整体。

《理论周刊》:在大湾区建设、人文湾区建设、加强湾区国际竞争力这个大背景下,湾区城市之间在生态建设上需要在哪些方面互相协同努力?对于制造业大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节点城市的佛山而言,又该如何推动生态建设的创新与合作?

任俊华: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地理上的地域区块整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制定将大湾区城市都纳入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中。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角度看,以生态文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值得提倡。应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为切入口,将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地理整体从自然生态建设的角度联接成了一个治理整体。城市的界限只是人文意义上的划分,大地、河流、空气等环境要素,处在一个衔接、流动的整体空间内,在这层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惠及所在的每一个城市与区域,同时也需要每一个城市与区域为之承担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以广佛跨界治水为例,充分体现了生态治理的地域一体性与连贯性。佛山地区河道纵横,河流弯曲且分支多,要使河道综合治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必须进行集中连片、规模化的综合治理。在治理的过程中,佛山发挥政府规范引导作用,在广佛跨界12个镇街近200个村村级工业区同步开展环境整治,将治水责任分层落实——书记挂钩流域、支委挂钩区域、党员挂钩河涌。同时通过动员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热心市民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河湖治理,打造全民参与、政企一心、政社合作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治水新格局。

回顾30多年来佛山经济发展之路,佛山以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精神引领产业变革,着力改变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在全球分工合作链条的低端逐渐走向高端,迎来追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而在大力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当前,佛山需以更加开放、主动、包容的精神融入湾区城市之间的深度交流合作,推动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优美的自然生态底色是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幸福生活底色、智能制造底色、和谐人文底色,这需要包括佛山在内的湾区城市主体、政府主体、企业主体、个人主体在互助交流、经验分享中携手奋斗,共同营建湾区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搅拌炒锅

3方垃圾箱

企业标准备案价格

代办惠州落户

鸡西采煤机配件

美容院拓客方案